护栏在道路中一般是用来隔离和警示的,但当高速失控的汽车撞向它的时候,他便成了“隐形杀手”。首先是分崩离析,然后长长的钢管直接插入汽车,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。
为什么看起来美观结实的护栏会如此的“弱不经风”呢?这就要从护栏的组装方式开始分析了。大部分的护栏的“前身”都是一根根钢管。工厂根据护栏的尺寸将钢管裁好,然后焊接组装,就变成了护栏。护栏分为主体和立柱两部分(见下图)。
主体部分钢管之间一般是焊接(多数为点焊)的。主体和立柱之间的连接方式就有好多种了。 比如:
像上图哪种钢管插进车窗的惨剧,小编和专业人士分析了一下。猜想为一下流程:1、高速的汽车撞上护栏。2、护栏任何部位之间的连接都很紧密,导致首先断开连接的是护栏主体横向的钢管。3、横向钢管由于和汽车之间巨大的速度差,相撞面积很小。导致类似“子弹”的效应,钢管直接破窗而入。
那怎样解决这样恐怖的二次伤害呢?
小编从一个厂家的角度出发,认为可以从护栏主体和立柱之间的连接找出路。
这也是一场汽车撞上护栏的交通事故,但是我们看到:护栏相互链接的地方断开了,护栏主体并没有散架。这样就避免了二次伤害。由此我们可以想办法让护栏主体与立柱之间的连接不那么“紧密”,护栏主体之间加强连接,使其不会轻易“散架”。这样,在发生交通事故时,立柱连接处先断开,护栏不会散架,也就不会有钢管向你的车窗飞来。
根据我们上面介绍的连接方法,点焊的连接强度应该是最强的,挂钩次之。而各种连接件的连接强度受到连接件的类型,材质,螺丝松紧程度的影响。虽然复杂,但是他也是最好改进的。我们让连接件能承受较高的纵向拉力,却不能承受较高的横向绞力。
这样,当车辆撞上来的时候,由于较大的绞力,会使立柱连接处分开,两片护栏之间就会分开,形成类似“开门”的效果。从而达到预防二次伤害的效果。
分析这么多,都不如提前把交通事故扼杀在摇篮里。我们应该时刻注意,不能疲劳驾驶、酒后驾驶。护栏再脆弱,你不去撞他,他也不会伤害你。
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: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,行车不规范,护栏教做人。